全国咨询热线

400-0313-139

云南仟龙——云南省疫情物资指定配送单位

热搜关键词: 医用纱布棉垫 血糖仪 手动轮椅车 拆线剪 止血钳

网购医疗器械必看指南:避坑、验证与安全购买要点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10-27

随着线上购物的便利,越来越多人选择在互联网平台购买医疗器械。但医疗器械属于特殊商品,涉及健康与安全——一旦买到不合格产品,后果可能严重。下面仟龙把关键点拆成实操清单,教你在网购前后如何核验与判断,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医疗器械厂家

一、谁能在网上卖医疗器械?——注意“销售主体”

法规明确: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应当是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也就是说,个人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医疗器械。若遇到个人店铺或个人帐号在售卖,应提高警惕,尽量回避。

实务提示: 看到卖家为个人或疑似“代购/私人转售”的商品,优先放弃或要求卖家出示企业资质与证照。

二、平台与商家资质要核查——“有没有资格”很重要

在网络上销售医疗器械,需要满足不同条件,常见情形包括:

  • 企业可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医疗器械交易平台开展销售;
  • 自建网站销售的企业,除线下注册/备案与经营许可外,还应依法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 第三方交易平台需进行备案,且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标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质与平台备案凭证编号。

购买前的快速核验步骤

  1. 查看商家主页或店铺说明,是否展示经营资质(企业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
  2. 检查平台主页底部或显著位置是否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质或平台备案编号。
  3. 对照证件号码(如有)到相关监管部门或官方平台核实真伪。

三、购买前要确认“是否合法经营”

正规销售者应在主页或商品页面以文本形式展示其生产经营许可证、备案凭证或相应证照;若商家无法提供或展示证件,应视为不合规,不建议购买。

风险提示: 不展示证件的商店可能售卖未经注册、假冒或过期的医疗器械,使用后可能危害健康。

四、产品页面的证照查验——“产品是否合法”

每件在售的医疗器械,应在商品详情页展示该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核验要点:

  • 核对产品名称与证件上登记的名称是否一致;
  • 核查证书编号并在国家药监等官方数据库中检索验证;
  • 警惕普通消费品冒充医疗用途或夸大疗效的描述。

五、经营者资质与产品适配性

医疗器械分类复杂,从一次性敷料、测量类器械到需要专业操作的诊疗设备,适配性很重要:

  • 简单家用器械(如血压计、体温计)在正规平台购买通常可行;
  • 复杂设备或需专业培训的器械(如某些康复设备、诊疗仪器)不建议盲目网购,应通过医疗机构采购或由专业供应商上门服务;
  • 个人购买器械应在医生建议或指导下使用,切勿用作替代专业诊疗或擅自转售。

六、购买与收货后的核查清单

步骤 要点
收货验件 核对产品外包装、注册证/备案凭证、说明书与随机清单是否齐全。
说明书与适用范围 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禁忌与操作方法。
保修与售后 查明保修期、售后地址与维修流程,保留发票与快递单据。
有疑问如何处理 遇证照不符或功能异常,及时联系平台客服并向主管部门投诉或核实。


官方核验渠道: 遇到证件或企业信息不确定时,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公开查询平台进行核验(检索注册/备案信息和企业资质)。

七、常见误区与安全建议

  • 误区一:“便宜就是赚到”——过低价格可能意味着假冒或翻新货;
  • 误区二:“评价多就靠谱”——用户评价可参考,但不要替代证照与真实性核验;
  • 建议:对需要持续使用或对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器械,优先选择线下体验或由医疗机构协助购买。

网购医疗器械要“慢一点、多核验、少冒险”。把证照、资质、说明书和售后当作第一判断标准,让舒适与安全并行。

—— 作者:云南仟龙Mark

【本文标签】 网购医疗器械必看指南:避坑、验证与安全购买要点

【文章作者】云南仟龙Mark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