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复科,大多数患者因行动不便而需要依靠助行器辅助行走。 可面对医药商场琳琅满目的产品,很多人都会发愁:到底哪种才适合自己? 别担心,仟龙将带你系统了解助行器的分类、选用原则,以及手杖、腋杖、助行架的选择与测量方法。
一、助行器的选用原则
-
明确应用助行器的目的;
-
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
-
进行功能评估,匹配支撑需求;
-
符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如楼梯、空间大小);
-
患者需具备一定认知能力,能安全使用;
-
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个人偏好。
二、如何选择手杖?
1. 单足手杖
重量轻、上下楼梯方便,适合支撑空间有限的场所。 稳定性不如多足拐杖,适合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如偏瘫者、部分老年人。
2. 多足手杖
支撑面大、稳定性强,但不便于上下楼梯,且不适合不平地面。 适合需要慢速步行的患者。
3. 四足手杖
专为平衡能力较差、臂力不足或有震颤的患者设计。 稳定性更佳,安全性高。
手杖的测量方法
-
直立无困难患者:站立时,大转子高度即为手杖长度。
-
直立困难患者:仰卧位测量尺骨茎突至足跟的距离,再加 2.5 cm,即为手杖长度。
三、如何选择腋杖?
腋杖支撑面大,尤其侧向稳定性好,但占用空间较大,不适合狭小或拥挤环境。 使用不当可能损伤腋下血管和神经。
适用人群包括:
-
单侧下肢无力或完全不能负重者,如骨折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
-
双下肢功能不全,无法交替迈步者,如截瘫或双髋固定患者。
腋杖的测量方法
-
公式法:身高减去 41 cm。
-
直立法:腋杖置于腋下,保持 3–4 cm 空隙,肘关节屈曲约 15°,杖底在脚前外侧 15 cm 处,此时把手高度应与大转子齐平。
四、如何选择助行架?
助行架适合单侧下肢无力、截肢,或全身/双下肢肌力不足、协调性差的患者。 常见于老年性骨关节炎、股骨骨折恢复、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人群。
-
迈步时不要过于靠近助行架,以免向后跌倒。
-
行走时助行架不要放得太远,否则会影响平衡。
-
测量方法:直立位时,助行架扶手应与大转子同高。
结论: 助行器算是行走不便人群康复与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手杖、腋杖还是助行架,选择时都要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环境条件与生活习惯,并在专业指导下使用,才能真正做到安全与舒适。
—— 作者:云南仟龙Mark